量化研究方法
文章
评论
关注
粉丝
我的设置编辑个人资料
私信列表所有往来私信
进入后台管理
概览
发布的
订单
邀请码
收藏
设置
研究中让被试来根据图片中的面孔和口味标签来进行冒险人格和创造人格的打分的部分挺有意思的,虽说“人不可貌相”“不可以貌取人”,但看来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对不同口味偏好的人带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另外可以在这个部分加入一些调节变量,比如看看性别、年龄会不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我的也没了ε=(´ο`*)))
找了一下择偶价值感的概念,它更多的指的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估”,有多大的信心把握能够择偶成功。 对于其起到的中介作用,更容易让人理解为是职业认同感带来了择偶价值感的提升(箭头反过来指),即“因为觉得自己的职业好,所以对自己择偶有信心”。 如果一定是择偶价值感影响职业认同感的话,不如理解为个体为了增强择偶价值感,而去“选择认同”自己的职业,相信他是有价值的。
研究中让被试来根据图片中的面孔和口味标签来进行冒险人格和创造人格的打分的部分挺有意思的,虽说“人不可貌相”“不可以貌取人”,但看来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对不同口味偏好的人带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另外可以在这个部分加入一些调节变量,比如看看性别、年龄会不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我的也没了ε=(´ο`*)))
找了一下择偶价值感的概念,它更多的指的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估”,有多大的信心把握能够择偶成功。
对于其起到的中介作用,更容易让人理解为是职业认同感带来了择偶价值感的提升(箭头反过来指),即“因为觉得自己的职业好,所以对自己择偶有信心”。
如果一定是择偶价值感影响职业认同感的话,不如理解为个体为了增强择偶价值感,而去“选择认同”自己的职业,相信他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