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方法
文章
评论
关注
粉丝
我的设置编辑个人资料
私信列表所有往来私信
进入后台管理
概览
发布的
订单
邀请码
收藏
设置
感觉硕士生的焦虑程度也可能和所处的学习阶段有关,比如研三的学生可能会更多的为就业问题以及学位论文感到焦虑。很同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高频互动能够降低总体焦虑但加剧特定压力,我认为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比如他不经意的某句话就可能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频繁的互动也可以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但也确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特定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收集的数据好多!
不知道为何我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评论区的照片还这么模糊😥
感觉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挺吸引人的,择偶的优劣势居然也能够影响职业认同,当提到职业认同时,我想到的是个人因素及所在社会大环境;其次,这篇文章在调研时给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用了不同的职业认同量表,在之前一直没有想到过调研时可以这样的区分。这篇文章运用了process这个插件,之前只是听说过,刚刚查了一下,这个插件支持“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及复杂模型(如有调节的中介/有中介的调节)的分析”,看起来好高级,感觉可以后面试一试。
研究方法
图片图片
感觉硕士生的焦虑程度也可能和所处的学习阶段有关,比如研三的学生可能会更多的为就业问题以及学位论文感到焦虑。很同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高频互动能够降低总体焦虑但加剧特定压力,我认为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比如他不经意的某句话就可能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频繁的互动也可以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但也确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特定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收集的数据好多!
不知道为何我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评论区的照片还这么模糊😥
感觉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挺吸引人的,择偶的优劣势居然也能够影响职业认同,当提到职业认同时,我想到的是个人因素及所在社会大环境;其次,这篇文章在调研时给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用了不同的职业认同量表,在之前一直没有想到过调研时可以这样的区分。这篇文章运用了process这个插件,之前只是听说过,刚刚查了一下,这个插件支持“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及复杂模型(如有调节的中介/有中介的调节)的分析”,看起来好高级,感觉可以后面试一试。
研究方法
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