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林userslv0

概览

发布的

订单

邀请码

关注

粉丝

收藏

设置

  • 😖我的评论怎么没了

    《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择偶价值感的中介及自尊的调节作用》量化研究分享
  • 酸酸甜甜真的能激发创造力?这篇研究脑洞开得有点大(何同学之前好像做了个带电的筷子,刺激舌头有不同的味觉,说不定还真能有人购买呢),但作为前生物学爱好者,我觉得样本量确实有点小了...研究1才40人,研究3才58人,尤其是实验组才29人,数据说服力可能不够强。
    毕竟味觉和人格的关联涉及神经传导、多巴胺分泌等复杂机制,尤其是味觉的个体差异性极大,样本太小容易忽略个体差异。
    不过实验设计还挺有意思的,比如酸味饮品对独创性有提升,冒险性作为中介也解释得通。期待后续研究能扩大样本,甚至结合fMRI看看味觉刺激时大脑的活跃区域!
    酸味和创造力的关系如果能被验证,说不定以后喝蜜雪冰城柠檬水就能激发灵感了呢?

    《酸味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量化研究分享
  • 论文下载不下来~大家如果想看原文可以去原网址看,辛苦啦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 涂鸦[406]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 研究从择偶优劣势视角探讨师范生职业认同,切入点很新颖,但作为关注男女平等的一位同学,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研究虽然提到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却没有深入分析性别在择偶资源和职业认同中的交互作用。
    众所周知现实中,教师职业常被贴上性别化标签,比如女性教师可能被默认“婚恋困难”(我亲戚在被委托介绍对象时,女性教师确实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的),而男性教师可能因社会地位较低被低估择偶价值(经典“没钱”),这些老套观念其实都在强化性别刻板印象。研究如果能加入性别视角,探讨男女师范生在择偶资源感知上的差异,可能会更有社会意义。期待未来研究能打破职业性别化标签,真正推动职业平等和婚恋平等双轨并进!

    《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择偶价值感的中介及自尊的调节作用》量化研究分享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