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对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工具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人才培养带来了新 动力。 研究对 1781 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使用 GenAI 工具情况对其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发现: (1)使用 GenAI 工具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未使用此类工具的学生;(2)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的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上比未坚持使用的学生更为优异;(3)相比于本科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研究 生和就读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提升其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更为明显;(4)目前学生大 多使用 GenAI 工具提问封闭型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此类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助的边界。

[1]戚佳,徐艳茹,刘继安,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对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2):67-74.DOI:10.13811/j.cnki.eer.2024.12.009.

研究假设:

相对于未使用 GenAI 工具, 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对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对于未使用 GenAI 工具,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对于未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学生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对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对于未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学生坚 持使用 GenAI 工具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正向 促进作用。

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提问的问题类型对 其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

不同的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提高批判性 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程度存在差异。

 

 

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共收集了2694份问卷,1781份有效

其中主要数据比例为:

  男:女   45:54

  本科生:研究生    64:36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42:58

  “双一流“:普通高校  46:54

 

 

分析过程:

1.以学生使用 GenAI 工具的情况作为解释变量,以性别、专业、学习阶段与学校类型作为控制变 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上因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表现情况的影响

2.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3.使用 Oaxaca-Blinder 分解法分析不同性别、专业、学习阶段、学校类型和使 用 GenAI 工具提问的类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 学习能力表现差异的贡献。

 

研究结论:

1.使用 GenAI 工具和坚持使用此类工具的高校学生与未使用过、或未坚持使用的学生相比,在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即高校学生使用GenAI 工具能够锻炼批判性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相比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双一流” 高校的学生使用和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对其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能从 GenAI 工具的使用中获益更多。

3.在使用过 GenAI 工具的学生中,坚持使用此类工具并频繁提问具有明确答案的封闭型问题的学生 (无论问题的认知水平高低),相比未坚持使用 GenAI 工具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更突出。

4.坚持使用此类工具的学生提问低认知开放型问题越频繁,与未坚持使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越大。

 

给我的启示/有趣的点:

以后老师再不让用AI,我就说:

老师你说的对,但是  [1]戚佳,徐艳茹,刘继安,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对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2):67-74.DOI:10.13811/j.cnki.eer.2024.12.009. 说GenAI对我的批判思维有帮助

 

研究解读

量化分享:《童年环境风险与青少年睡前拖延:以生命史策略和控制感为中介的路径模型》

2025-4-17 22:55:08

研究解读

Exploring Self-regulation of More or Less Expert College-Age Video Game Players: A Sequential Explanatory Design

2025-4-18 16:23:21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cixiaow

    建议标题改为研究的题目

  2. 吉星澍

    研究的选题很有趣,针对GENAI和我们学生之间最密切的联系点,,数据收集方法仅有问卷可能相对单一了一些,得到的结论也很有趣。正好结合老师上课刚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个因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表现情况的影响,也用了相对新颖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总体来说研究选题很独到,方法相对只有问卷单一了一些,结论也很有说服力

  3. 文晓冬

    本研究的选题紧扣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即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另外,本研究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GAI 工具对学生能力的影响,特别是关注到坚持使用和提问问题类型等因素,这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比较有新意。不过研究仅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学生能力表现的数据,缺乏任务测试等方式的验证,可能导致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4. HO THI THUY LIEN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也要踏入AI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因此也有改变。我们人类开始思考AI所带来的利和弊。这个研究最好给我们答案了。使用过 GenAI 工具的学生中居然够锻炼批判性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我觉得这个研究很有意义。

  5. 陈书琴

    这个研究还是挺有意思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刚出来时大家时常担心其会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我自己在使用时也会有担心依赖性太强。但这篇文章的部分结论确实出乎意料,特别是经常提问封闭型问题的学生表现比未坚持使用的突出、双一流学生的使用效果更好。依据数据如实得出结论是科研真实性的要求,如果能够再配合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使这个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就更好了

  6. 易丫音

    这篇文章感觉整体量化做的比较朴实,没有设计到非常复杂的模型或者是数据处理方式,但是样本的收集量和收集的范围还是不错的。给人感觉这个结论会比较反常识也有趣,给之后的关于AI和创造力的研究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我自己也对人机协同下的创造行为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这个研究给了我一些启发,感谢分享。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