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材文本语言特征分析及其对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启示

为中医专业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学习资源,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范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医专业系列教材和中医汉语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教材深入研究,自建一个专门针对中医教材的文本语料库。从多个角度对语料库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主要从“主题聚类、风格、高频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提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句式大纲”。

标题

中医教材文本语言特征分析及其对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启示

作者信息

刘佳、王忠一(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研究背景

随着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习中医专业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为了提高语料教育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焦点集在“面向中医专业的汉语教学”这一视角上,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无法解决中医汉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衔接不紧密的问题,偏重知识文化,缺乏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为中医专业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学习资源,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范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医专业系列教材和中医汉语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教材深入研究,自建一个专门针对中医教材的文本语料库。

    从多个角度对语料库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主要从“主题聚类、风格、高频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提出“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句式大纲”。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教材的语言特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中医知识与汉语教学。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中医展业核心教材文本和中医汉语教材文本,总结归纳出与中医专科课程契合度高的、实用价值高的汉语教学内容,最终实现“中医”和“汉语”的整体设计和有机融合。

因此,如何提高中医预科汉语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在构建中医汉语词汇大纲或词表的基础上,研究对中医专业教材的范畴做了扩充,对中医汉语教材做了精简。
  2. 研究工具:

– 自建中医教材文本语料库。

– 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语言面貌进行归纳和总结。

– 选用“汉语助研”软件来获取数据。(使用“用词”、“分布”、“主题”、“风格”四个功能)。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中医专业教材文本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集中

《中医专业教材》的核心主题分成六个层次,权重0.5以上的主题词有87个,核心主题词的比例较低。

在《中医专业类教材》中,“身体”和“疾病”为核心主题。而在“诊断治疗”和“中药和方剂”核心主题为“脏腑”、“经络”、“病症”、“病因”、“病变” 展开。

用词特点:中医专业教材中一个字或者两个字词较多,三个字以上的词比较少。名词、形容词、动词使用次数最多,专业术语的使用频率较高,且文本表达较为客观,强调对专业概念的解读。

与汉语水平大纲的关系:中医专业教材中的词汇与汉语水平大纲的覆盖度较低,汉语词汇大纲无法完全覆盖中医专业教材文本词汇,显示出中医汉语教学的特殊性。

中医文本表达特点:中医专业教材文本特别强调虚词的使用,体现了其表达的的特性。而《中医汉语教材》文本的虚词使用较少,很少使用古典文献引文、语言表达更加形象、具体、易于理解。

讨论

《中医专业教材》和《中医汉语教材》文本语言特点存在差异。《中医专业教材》重专业概念解读,语言客观,专业术语多;《中医汉语教材》表述更形象,在虚词使用和古籍引用方面有区别。二者超纲词汇都较多,反映出当前汉语教学大纲与中医教材文本词汇的适配问题。

研究结论

研究通过对中医教材语言特征的深入分析,强调了专业词汇和句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需要加以区别其不同意义。在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构拟两套大纲“中医预科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中医预科汉语教学句式大纲”。综上所述,中医专业教材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医语言的独特性,也为中医汉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解读

调查研究: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rivate tutoring on groups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课外辅导对不同学生群体数学成绩的差异化影响:一项纵向研究 】

2025-4-20 0:00:54

研究解读

北京城区气传花粉含量分季节预测模型

2025-4-20 10:42: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Chat Icon